儒家三圣分别是哪三个


儒家三圣分别是哪三个

文章插图
孔子(前551--前479)春秋末期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。名丘,字仲尼 。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东南)人 。
孟子(约前372~前289),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,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。名轲,邹(今山东邹城市)人 。约生于周烈王四年,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。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,幼年丧父,家庭贫困,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。学成以后,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,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,到过梁(魏)国、齐国、宋国、滕国、鲁国 。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,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。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“迂远而阔于事情”,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。最后退居讲学,和他的学生一起,“序《诗》、《书》,述仲尼之意,作《孟子》七篇” 。
荀子(约前313~前238),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。名况,字卿,又称荀卿,因为“荀”与西汉皇帝刘询的名讳谐音,为了避讳,又改称孙卿 。
儒家三圣分别是哪三个
孔子、孟子、荀子
1、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―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期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)人,祖籍宋国栗邑(今河南夏邑),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 。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,倡导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 。
2、孟子(约前371年—前289年),姬姓,孟氏,名轲,字号不详(子舆、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,或后人杜撰),战国时期邹国(今山东邹城市)人 。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,地位仅次于孔子,与孔子并称“孔孟” 。宣扬“仁政”,最早提出“民贵君轻”的思想 。
3、荀子(约公元前313年-公元前238年),名况,字卿,华夏族(汉族),战国末期赵国人 。
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,时人尊称“荀卿” 。
孔子为先圣,孟子为亚圣,荀子为后圣 。

【儒家三圣分别是哪三个】